展品管理系统

维保信息查询、展品报修、远程问诊、知识库

微信小程序

首页 >> 工作动态>> 信息详情

甘肃省科普大篷车社会化运行——科技助力红枣丰收,枣农得“药方”安心种植

2020-08-19 10:41:16

分享到:

   永靖县枣农提着刚丰收的红枣,带着一面“食心虫三年余红枣濒危,科技助力一春秋帮富民”字样的锦旗来到了省科协。

枣树是甘肃省永靖县主导产业,也是农民群众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据调查,全县红枣现有保存面积达1.29万亩,共有枣树26.80万株

   在甘肃省永靖县种植历史悠久,据县志记载,枣树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明代,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

   近三年来,由于枣树食心虫的危害,一年重于一年,盐锅峡镇、西河镇、太极镇、刘家峡镇、岘塬镇等镇枣园由于受到桃小食心虫危害,致使树势生长衰弱,红枣产量和质量明显下降,直接影响枣农的经济效益。

   尤其是2018年,红枣几近绝收,枣农的收入几乎为零。该虫在我县的发生,严重威胁到枣树产业发展和红枣文化产业的安全。

   桃小食心虫的防治对提高枣树的产量和枣农的经济收入,保护好具有悠久历史的红枣文化产业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意义。故此,打一场桃小食心虫的“歼灭战”势在必行。

   “今年我们的大枣迎来了丰收年。” 61岁的甘肃临夏州永靖县张发海捧起一把红枣回忆说,但就在前两年,他家的几十棵枣树病虫害严重,给亲朋好友寄一点,还需从集市买。

   过去,当地枣农普遍有此困境。“有的枣农已经开始砍伐百年枣树,走在枣园里满地的落枣。”这是甘肃省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队长郭林峰去永靖县调研特色产业时看到的情景。

   去年,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从永靖县了解到具体情况后,邀请了相关专业种植团队,调查病虫害成因。专家诊断枣树患了“桃小食心虫”的病虫害,并开了“药方”。种植户心里踏实了,都盼望着枣树早日药到病除。

   据了解,当时由于永靖县枣树食心虫病病虫害加重,导致红枣几乎绝收,好多枣农无奈只好砍树,红枣产业遭受到严重冲击。三年的食心虫病虫害,也让永靖县金牌农产品红枣惨遭市场“滑铁卢”。

   随后,省科协给予永靖县15万元的“科技助力精准扶贫项目扶持资金”,当地政府更是大力投入185万,用于该县枣树的病虫害防治及品种改良。

   “科技的力量不得不信。”尤园村的魏学积感叹道,一年时间,百年枣树嫁接换优后再结大枣了,还能卖上3块钱一斤的好价钱,“现在,枣农们配合专家做了‘骏枣一号’的品种改良。等到盛果期,收益肯定会大幅上涨”。

   近日,几位永靖县枣农提着刚丰收的红枣,带着一面“食心虫三年余红枣濒危,科技助力一春秋帮富民”字样的锦旗来到了省科协。

   省科协第一副主席陈炳东接受采访时表示,永靖县在枣树种植中,病虫害防治工作一刻也不能松懈。以后发展农业,也要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省科协能提供的项目资金帮助是微小的,但在农林治理方面会不遗余力,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攻克找最好的专家。助推特色品牌农业发展,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临夏州科协副主席杨春涛杨春涛说,永靖县是传统的枣树栽植县,上百年的老枣树随处可见。目前,枣树栽植面积达2万多亩,植株30多万株,是名副其实的“铁杆庄稼”,成了当地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