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信息详情
全国科普大篷车项目20周年主题年甘肃省活动”工作综述
2020-08-07 09:56:23
丰收的七月,甘南草原绿草茵茵,牛羊蹦跳农牧民愉悦叙脱贫。火热的七月,甘南草原喜迎盛事,科普进校园师生共话科普情。在这个丰收的季节,甘南藏族自治州迎来了科学普及工作中的一件盛事——“全国科普大篷车项目20周年主题年甘肃省活动”在这里隆重举行。
据中国科技馆大篷车服务平台北斗定位系统统计,“我省四辆试点大篷车累计行驶里程41400公里,开展活动287次,服务基层公众20.6万人次。2019年1月-10月,我省试点车辆平均行驶里程10800公里,约是全国车辆平均里程(1907公里)的6倍。”近年来,在省科协大篷车社会化运行项目巡展活动的影响下,截至目前,全省14个市、州、45个县(区)的56辆大篷车,先后组织实施了当地县区的大篷车巡展活动,大篷车总行驶里程排名全国第一,大篷车巡展活动所到之处极大的推动了当地科普宣传活动的影响力。2019年,省科协完成了流动科技馆项目在10个少数民族县的巡展任务、与甘南州科协联合组织编印藏汉双语“动物疫病”防治手册1万册、为少数民族县科协配发科普图书1.5万册、联合永靖县科协推荐国内知名专家帮助当地农技协所属红枣协会组织实施枣树病虫害防治和新品种改良项目,受益农户2万余人。与甘南州科协联合在卓尼县喀尔沁镇达子多村推广的獭兔养殖项目,全村100余农户人年均收入2万余元。期间,先后在阿克塞县、广河县、舟曲县、肃南县、合水县、庄浪县、永靖县、景泰县、白银区、华亭市、山丹县、凉州区、积石山县等13个县区开展“科普进寺院”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农业实用技术,动物疾病防治、林果病虫害防治、新品种改良、科技养殖、种植等提升农民技能培训班40期培训人数达4598人(次),配发科普图书、宣传资料4600册(份)。
举办青少年流动航模表演、科学表演秀、机器人流动展示等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公众接触优质科普资源的机会,拓宽农民群众和青少年学生提高科学素养的途径,促进了科普公共服务的公平与普惠。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冯永成说,全国科普大篷车项目开展20年来,对提高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科学素质起到了很大作用,在学校开展活动能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省科协要通过组织大型活动来检验我们的工作,把新的东西带进来,要发挥社会力量,把愿意参与到科普工作中的力量整合起来,在全社会形成培养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思想的好风尚,起到引领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