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品管理系统

维保信息查询、展品报修、远程问诊、知识库

微信小程序

首页 >> 工作动态>> 信息详情

科普“组合拳”守护“舌尖安全”—云南省文山州科协携手多部门开展野生菌中毒防控主题宣传活动

2025-08-29 16:41:14 供稿:文山州科协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 车型:Ⅱ型科普大篷车(柴油)

分享到:

为深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战略,切实提升群众野生菌中毒防范意识,7月22日,文山州科协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旅居广南·菌享者太”菌文化节为契机,联合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南县科协、广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组织专家团队与科普志愿者深入“野生菌之乡”广南县者太乡,开展“勿采勿食野生蘑菇,严防严控中毒风险”主题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普宣传活动。活动通过“专家宣讲+科技互动+文艺赋能”三位一体模式,构建野生菌安全防控立体网络,营造“科学识菌、安全食菌”浓厚氛围,直接覆盖群众3000余人次。

专家+志愿者筑牢安全防线。活动整合州、县、乡三级资源,组建由疾控专家、市场监管人员、科普志愿者构成的10名科普队伍,围绕野生菌辨识误区、中毒急救措施、科学采摘规范等内容,开展“理论宣讲+案例剖析+互动答疑”三位一体科普服务形式,现场解答群众疑问。州疾控中心专家结合近期中毒案例,为50余名当地群众作专题科普宣讲,重点讲解剧毒菌种如亚稀褶红菇、毒蝇鹅膏的识别特征,并演示误食后“催吐—送医—保留样本”的应急流程,强化“生命至上、科学施救”理念。

科技赋能+“沉浸式”课堂。活动现场设置“流动科普站”,构建“视、听、触”多感官互动体验空间,两辆科普大篷车循环播放《野生菌的“诱惑”》科普剧及省、州疾控中心制作的《野生菌中毒防控宣传视频》,视频以方言情景剧形式还原中毒案例,穿插急救演示,吸引数百名群众驻足观看。同时,大篷车还播放防溺水、道路交通安全等科普音视频,实现“一车多能”的宣传效果。现场摆放的12块科普展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常见毒菌危害、安全采食指南及法律法规,成为群众驻足学习的“流动课堂”。10余种仿真毒菌模型与可食菌种并排陈列的毒菌模型展示区备受关注,志愿者通过“一对一”讲解,帮助群众掌握“看颜色、观形状、闻气味”的识别技巧。此外,“安全食用野生菌”有奖竞答环节吸引百余名群众参与,以答题赢小礼品的互动形式,将知识转化为“看得见的实惠”。

科普+文艺唱响安全主旋律。活动巧妙融入者太乡本土文化,依托菌文化节舞台,将科普内容改编成壮族快板《毒菌莫要采》等创编节目,用民族语言宣传安全知识,实现“寓教于乐”。现场还发放《预防野生菌中毒小常识手册》《汛期自救指南》《预防溺水》等宣传资料2000余份、环保宣传袋300个,形成“教育一人、带动一户、辐射一片”的宣传效应。

此次“勿采勿食野生蘑菇,严防严控中毒风险”主题科普活动,通过专家宣讲、视听宣传、互动竞答、文艺演出及模型展示等创新形式,将科学知识转化为群众易于接受的实践指南,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增添了安全底色。下一步,文山州科协将持续整合优质资源,深化此类活动,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助力乡村振兴,让菌乡的“舌尖安全”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