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信息详情
云南省勐腊县科协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暨鱼稻共生·鱼苗放养
2025-10-20 14:01:06 车型:Ⅳ型依维柯大篷车(柴油)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科技文化卫生 “三下乡” 活动,8月2日,勐腊县科协联合县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勐捧镇人民政府到勐哈村委会曼广村小组开展了鱼稻共生鱼苗放养活动,旨在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助力农民增产增收,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村民健康意识。
一尾尾承载着希望的鱼苗跃入稻田,村民们脸上扬起了丰收的期许。此次“鱼稻共生·鱼苗放养活动”不仅是一次生态种养的实践,更是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民族村寨迈向 “稻鱼双收、文旅融合” 新图景的生动注脚。

活动当天,县科协工作人员、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专家以及当地村民齐聚稻田边,热闹非凡。专家首先向村民们详细讲解了鱼稻共生的生态原理以及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专家指出,鱼稻共生模式中,鱼儿可以吃掉稻田里的害虫和杂草,其排泄物还能为水稻生长提供天然肥料,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既提高了水稻的品质,又增加了鱼类的产出,实现了 “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随后,激动人心的放鱼环节开始了。放鱼活动现场,塑料篮刚触到稻田水面,篮里的鱼苗便攒动起来 —— 银亮的身子挤着、撞着,尾鳍扫过垂到水里的稻根绒毛,一尾尾鱼儿争先恐后地跃入田中。放养的鱼苗是经过县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精心筛选,适配当地气候与土壤特性;同时,县科协按每亩稻田的肥力算了份生态账,将密度掐得正好,让每尾鱼都能在稻株间寻到栖息的角落,也让水稻能从容收下鱼群馈赠的天然养料。
这种“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的智慧,正是科技下乡的鲜活实践。稻田不远处,几块在建的科普宣传长廊将把渔稻共生的生动故事、“稻护鱼、鱼肥稻”的生态循环讲给每一个来者听,傣族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生态理念的碰撞在此刻显现具象化。



活动期间,县科协还向村民们发放了农业科技手册、科普宣传资料、文化书籍以及卫生健康知识宣传单等,现场解答村民们在农业生产、生活健康等方面的疑问,受到了村民们的热烈欢迎。
此次勐腊县科协开展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 —— 鱼稻共生放鱼活动,不仅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技术和物资支持,更传播了科学理念、健康知识和先进文化,为推动当地农业绿色发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下一步,勐腊县科协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 “三下乡” 活动,为乡村振兴贡献科协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