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信息详情
内蒙古扎兰屯市科协科普大篷车走进田间地头
2025-08-20 09:43:39 车型:全顺汽油Ⅳ型
春耕时节,总能看到一个身影穿梭在农机轰鸣的田间地头。他就是扎兰屯市天德源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洪志,一位用科技赋能传统农业的“新农人”。

他以“藏粮于技”为信念,在黑土地上书写着科技创新与社会化服务深度融合的兴农篇章。“藏粮于技,关键要把新技术用到实处。”刘洪志深谙这个道理。2024年,他带领合作社在玉米种植上大胆创新,推行大垄双行“品字形摆放”模式。双行交错的“品字形”布局让通风透光率达到30%,配合仿形镇压轮,确保出苗率98%以上。

实测数据令人振奋:示范田平均每亩产量达1400斤,比传统种植平均每亩增产100—200斤,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这套成熟的种植技术,还被纳入当地玉米种植技术规程标准。在大豆种植领域,刘洪志同样交出亮眼答卷。承接的1000亩大豆单产提升示范田项目,垄上三行新型种植模式大显身手,个别单产地块最高可达400斤,为全市大豆增产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现代农业发展,要打好‘组合拳’。”刘洪志持续推进“良种、良法、良机、良田、良技”五良深度融合策略,积极推广保姆式、菜单式、订单式等多元化农业生产服务模式。数据见证着科技带来的改变:通过五良融合,亩均节省农机作业成本47元,良种良技亩均增收约65元,平均亩产提升10%左右。在后续生产服务中,合作社会因地制宜建立起标准化服务体系,统一作业项目、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服务价格。从秋整地到春播种,从夏管理到秋收储,形成一套完整规范的作业流程,为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的“排头兵”贡献力量。 扎兰屯市天德源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洪志对记者说,这些年,作为扎兰屯市天德源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我始终立足黑土地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积极响应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围绕农技推广、农机农艺融合、秸秆综合利用、耕地质量提升等关键领域,努力构建“监测-技术-模式-效益”一体化发展体系。

在生产经营中,通过建立农技推广技术监测点,推广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玉米大豆高效种植模式等先进技术,实现粮食增产、生态增效、农民增收的协同发展目标。

“让黑土地永葆生机,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这是刘洪志始终坚守的初心。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刘洪志以其科技创新与高质量社会化服务的卓越实践,成为农业领域的杰出代表。这位扎根基层的科技工作者正在用智慧和汗水浇灌着希望的田野,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写下新的精彩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