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品管理系统

维保信息查询、展品报修、远程问诊、知识库

微信小程序

首页 >> 工作动态>> 信息详情

云南省景洪市科协携手助力“喜闹元宵.骑手‘家’宴共绘文明圆梦图”主题活动

2025-02-24 16:35:15 供稿:景洪市科学技术协会 车型:Ⅳ型科普大篷车

分享到:

科普小节——元宵节的由来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元宵节起源于公元前180年的正月十五,汉文帝刘恒登基大赦天下。每到元月十五,皇帝都要出宫游玩,张灯结彩、与民同乐。和其他传统节日强调阖家团聚不同,元宵节更强调普天同庆。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花灯、猜灯谜,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值此元宵佳节之际,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分发挥科普功能,提升全民科普素养,2月12日,景洪市科学技术协会、西双版纳州社会工作部、景洪市社会工作部、景洪市审计局、景洪市民族文化工作队、江北街道办事处等,在景亮热区共同举办了“喜闹元宵 骑手‘家’宴共绘文明圆梦图”主题活动。

活动现场邀请了志愿者、社区居民及外卖骑手共同参与。活动伊始,志愿者向大家讲述了元宵节的文化习俗,科普了元宵节的起源、节日文化常识,以及猜灯谜、吃汤圆的深厚寓意。

随后,景洪市民族文化工作志愿者带来的精彩表演瞬间点燃了现场氛围。舞蹈融合了傣族传统的象脚鼓、长甲舞、孔雀舞等元素,引得观众掌声如潮。表演者们身着华美的民族服饰,动作流畅且充满节奏感,生动展现了傣族文化的独特魅力。紧随其后,机器狗的登场更是将表演推向高潮,观众们看着这只可爱的机械狗,纷纷拍手惊叹。

紧接着,科普志愿者与群众开展了科普知识问答游戏。有的独自思考,有的几人商讨,有的干脆拿出手机“百度一下”,大家兴趣盎然,现场一片热闹景象。

台下,大家一边观赏表演,一边忙碌地制作汤圆。热心的鲁阿姨为大家示范包汤圆的技巧:馅料不宜过多,大拇指和食指握住未封的口,另一只手在下面轻轻转动,大拇指和食指逐渐将面皮往里捏,再将汤圆搓成圆球。大家迫不及待地各展身手,大胆尝试,搓、捏、按、团,玩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大小不一的汤圆便呈现在眼前。

最后,大家将做好的汤圆分装成盒,作为一份份充满祝福和心意的特别节日礼物,送到外卖骑手手中。“外卖小姐姐”四族开心地说道:“谢谢你们总是记挂着我,年前给我们送春联、慰问物资,今天又邀请我们过元宵节,我很开心。”

小小汤圆,暖胃更暖心,承载着中华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爱心传递的纽带。此次元宵活动巧妙地将科普活动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使居民们在欢声笑语中轻松汲取科学知识。此举不仅丰富了居民们的文化生活,更让这个元宵节增添了别样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