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信息详情
宁夏惠农区科协推进科普大篷车资源共建共享科技惠民
2024-04-09 10:11:30 车型:Ⅳ型全顺(汽油)大篷车
惠农区科协一年来充分利用科普大篷车便捷优势,立足本职岗位,不断强化服务,着力构建覆盖面积更大、传播范围更广、传播效果更好、参与人数更多的科普工作新格局,为惠农区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奠定了良好基层,落实好每一项政策。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发力,馆校协同,积极助力“双减”政策落地落实。开展“筑梦科学、放飞梦想”科普实践活动70余场次,通过主动送“课”上门,志愿服务惠农辖区16所中小学和79个(村)社区,受益青少年8000余人;联合开展科普大篷车三级联动、“少年儿童心向党、关爱守护伴成长”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等10余次。通过不断创新科技普及教学模式,以现场制作及原理讲解、应用空间介绍为主要内容,打造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第二课堂”,激发青少年科研潜力,不断提升青少年创新能力。搭建好一个平台。运用“互联网+科普”,在石嘴山市第二十一中学、惠农中学等学校开展线上特色科普教育活动5场次,受众6000余名青少年;聚焦科普资源匮乏的偏远村镇,联合宁夏科技馆(宁夏青少年活动中心)和石嘴山市科技馆走进简泉小学等送“课”上门活动5次,受益青少年1万余人;利用免费开放资金购买电子百搭积木和思维训练各20套,为青少年开展活动奠定基础。
服务好“最后一公里”。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紧扣春节、“三下乡”、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日等各类主题周(日),组织科技志愿服务队围绕乡村振兴、智慧助老、预防电信诈骗等内容,累计开展各类科普活动100余场次,受益人群达5万人次;开展“千人万场”家庭安全科普知识进基层活动55场,内容涉及应急救援、防震减灾、垃圾分类、公共健康、畜牧养殖等领域,受众人群2000余人,发放宣传手册5000余份,发放宣传用品2000余份。本年度累计开展各类科普宣传活动100余场次,行程约1万公里,实现惠农区11个乡镇(街道)、79个村(社区)全覆盖,打通科普宣传服务最后一公里。
打造好一个品牌。联合科技馆积极打造“探秘航模、筑梦蓝天 ”品牌科普活动,先后联合教体局多次送“课”进校园活动20余场次,让广大青少年在实践中掌握科技知识,养成学科学、讲科学、爱科学、用科学良好习惯。讲好一个故事。引入宁夏科技馆展览项目“众心向党 自立自强——党领导下的科学家”主题展,围绕“众心向党 自立自强”主题,以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伟大指引为主线,用260余张图片、190件套实物和11个多媒体的形式展示科学家们的先进事迹和重大成就等,接待参观团体35个,观展人数达28627人;坚持“展教结合,以教为主”,“筑梦科学 放飞梦想”助力“双减”等主题的科普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开展科学家精神宣讲会33场,惠及人数达9161余人;积极开展科学家晋升宣讲会进社区14场,进校园19场,科技馆场馆内宣讲会56场,惠及人数15700人。发挥好一个主场阵地引领作用。发挥科普阵地与文化阵地联合作用先后在惠农区科技馆、文景广场、屯园社区设置科普专题展,共设50块设计精美、内容丰富的科学家推介展板,科普了70位中国科学家,面向不同人群展览展示,吸引了大量群众驻足观看,参观人数达五万人。
在过去的一年里,科普大篷车与科学家精神宣传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同时,也有不足之处,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一是联动校园继续开展青少年校园科学家精神宣讲会比赛。鼓励青少年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发展紧密相连,以科学家精神宣讲会比赛为牵引引导广大青少年向“科学星”致敬,设立奖项选出“科学家精神小小宣讲大使”。二是在讲好科学家故事、做好科学家精神宣传方面注重发挥“平台”作用,活用宣传平台。广泛利用各种媒体,通过电视台、惠农区科协、科技馆公众号、视频号等,宣传科学家故事;有效利用科普宣传栏、文化长廊、电子显示屏等,将群众感兴趣的科学家故事精准及时宣传到位。三是以科普助力“双减”服务为载体,以“馆校结合”为核心,开展体验式、场景式、互动式、探究式科普教育实践活动,持续激发青少年科研潜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组织场馆管理人员及科普讲解员走出去,学习管理方式及活动经验,加强人才保障,培养一支“服务意识浓、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科普讲解队伍,为提供优质科普资源,做好科学教育补充建立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