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信息详情
云南省施甸县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航天精神·云南行”专场活动启动
2023-10-19 09:06:45 车型:Ⅳ型全顺(汽油)大篷车
9月22日,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航天精神·云南行”施甸专场活动在施甸一中举行。本次活动包括航天科普系列讲座、播种太空种子、航天科普展。在航天科普讲座中,授课教师幽默风趣的讲解赢得了学生们的阵阵掌声,学生们纷纷向授课教师进行现场提问,授课教师一一进行解答,现场气氛热烈。
讲座结束后,市、县有关领导,学校师生代表共同播种了太空种子。活动还向施甸一中捐赠了科普图书。最后,活动进行了航天科普展,展示了航天书法、绘画、征文比赛作品,进行了光学天文望远镜、射电天文望远镜等互动体验。
“我很荣幸成为播种种子的一员,在播种种子的过程中,我心中也种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实现梦想需要努力,如果努力不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那梦想就只会成为空想,只能是画饼充饥,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而应付诸行动,我要向桂海潮学长学习,用努力和行动浇灌梦想的种子,让梦想蓬勃发展。”施甸一中七年级297班学生张雅玮说。
“我很高兴、也很荣幸能够参与本次的太空种子种植活动,当我播下一粒粒小小的种子的时候,我就在想,播下种子收获的就一定是果实吗?不,并不是的,播下种子收获的可能是梦想与希望,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应付诸行动,少年的梦想是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的,密不可分的,我们要像海潮学长一样为自己的梦想,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奋进,不断地坚持,最终定会迎来希望。”施甸一中七年级296学生段宝贤说。
“今天早上,老师给我们讲述了许多关于太空的知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水星,白天水星的表面温度高达400多摄氏度,夜晚水星的表面温度又低达零下180多摄氏度,并且它转动得十分缓慢,在水星上吃完早饭要过45天才到达中午,这对于我来说简直是奇迹,所以,我也想成为一名航天员去探索更多宇宙的奥秘,而我现在所能做的便是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为美好的明天打下良好的基础。”施甸一中七年级294班学生王鑫丽说。
“听了这次讲座使我备受鼓舞,课堂中的知识让我知道了木星原来是一颗替代行星,木星上的一个风暴能刮300多年,太阳系中的太阳,原来在宇宙中那么渺小,可在我眼中却是那么的庞大,通过这些知识,再联想到桂海朝学长的事迹,使我更加坚定自己的梦想,长大以后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施甸一中七年级295班夏雯博说。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参加了航天科普的展览,通过这次的活动,我深深地为祖国的航天事业感到自豪,同时,我被航天英雄们的奉献精神所打动了,他们那敢于吃苦、勇于挑战的精神闪耀于星辰大海,航天英雄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要像他们一样努力学习,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施甸一中八年级289班杨小彤说。
“今天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航天科普展,我备受鼓舞,同时,我了解了中国航天技术主要用于空间的科学考察和实验,造福于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深深地感受到经过一代代航天人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要志存高远,敢于担当,勤奋好学,共筑中国梦。”施甸一中八年级293班赵驰说。
“播种太空种子的活动丰富了我们的校园生活,给了我们一次特别的体验,让学生体验科学过程,培养科学兴趣,感受劳动的快乐,让他们明白付出才会有收获的道理,学习也是如此,要想让知识的种子开花结果,我们必须先播种耕耘,只有努力奋斗,梦想的种子才会生根发芽,理想的火花才会在拼搏中绽放。”施甸一中教师蒋林芝说。
“此次活动为施甸一中的孩子们揭开了太阳系九大行星的神秘面纱,讲座现场孩子们掌声雷动,频频向刘勇教授发问,足可见孩子们对宇宙苍穹的无限神往,也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树立远大的理想,奔赴属于自己的那片星辰大海。”施甸一中教师肖逸琳说。
“非常荣幸能参加这一次活动,在此,也非常感谢主办这一次活动的科学组织和专家老师,他们给我们带来了科学的盛宴,让我们充分地、近距离地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也让我校师生爱上了科学,爱上了航天,爱上了物理。”施甸一中教师朱应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