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信息详情
内蒙古2023年“科普万里行,助力乡村振兴 ”全区科普大篷车联合行动鄂尔多斯站成功举办
2023-05-18 15:06:23
为深入贯彻《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文件要求,充分发挥科普大篷车在推进科普服务公平普惠的重要作用,2023年4月24日-29日内蒙古科技馆、鄂尔多斯市科技馆以及旗县区三级科技馆科普大篷车联合行动走进东胜区、康巴什区、伊金霍洛旗、达拉特旗、准格尔旗等地7所中小学开展“科普万里行 助力乡村振兴 ”全区科普大篷车联合行动鄂尔多斯站活动。

内蒙古科技馆充分发挥全区科普阵地排头兵的优势,利用馆内资源结合活动开展相关情况,把优质科普资源送到科普资源匮乏地区,推进科普工作的协同联动和资源共享,让更多处于K12教育阶段学生,享受丰盛的科普盛宴。活动现场,内蒙古科技馆向鄂尔多斯市科技馆、东胜区第一小学、准格尔期四中等捐赠科学家精神宣传画册640册、各类科普互动资源1600件。同时,科技辅导员们还为学校师生带去了科普大篷车展品展示、酷炫的科学实验秀表演、生动的科学课以及精彩的主题讲座。


科普大篷车走进基层学校,为鄂尔多斯市近万名师生带去了一场难忘的科学体验。大篷车利用展览、展板、展品等多种形式,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活动中,科技辅导员现场为同学们讲解大篷车车载展品蕴含的科学原理,引导学生们发散思维,结合生活实际,让他们对这些科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内蒙古科技馆积极探索科普模式,丰富科普资源,与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研究院共同开发设计《珍贵文物数字藏品展》 ,将内蒙古自治区最具价值的56件文物,以活动展板为载体,利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借助VR/AR、裸眼3D、触控屏与智能识别等技术,打造“指尖”饱览历史、“云上”鉴赏文物的创新科普模式。

学校操场上,《珍贵文物数字藏品展》的展板前引得师生流连忘返,学生借助内蒙古科技馆携带的平板,对于每一件文物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全角度的观察文物的花纹、脉络。同时对于这个文物如何呈现的?这个文物是在哪里保存的?等问题进行追问,现场的科技辅导员耐心的答疑解惑。在科技辅导员的操控下,机甲大师在操场上平移、原地掉头、自动避障等功能,引发了学生的围观和连连称奇。活动现场,还为学生们展示了无人机飞行表演和排列队形,学生们充分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和对于科普工作的向往。

科学秀《别样的压力》让学生们亲眼见识到了大气压强的神奇作用。活动现场,“压压”和“强强”带着“空气”为同学们表演了“压扁的水桶”“隔空喝牛奶”“乒乓机关枪”和“保龄球悬浮术”等科学实验,同学们亲身参与到实验过程中,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大气压强的“力量”,学生们发出阵阵惊叹声,直呼“这也太不可思议了”。科技辅导员通过诙谐有趣的实验让大家了解大气压强的科学原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愉快的氛围中领略科技的神奇与魅力。活动中,科技辅导员们还上了一系列新鲜有趣的科学课,《火箭梦之旅》《魔法奇缘》等。


此次活动最引人入胜的环节为北京市科普大使、原北京市东高地青少年科技馆馆长、钱学森青少年航天科学院专家、青少年航天科普教育专家金声教授在鄂尔多斯市7所学校以《飞向太空》为主题的讲座。金声教授由浅入深讲述如何在太空中饮食、睡觉等趣味多多的知识点,并结合多个趣味小实验,让学生最直观的感受在太空生活背后蕴藏的知识,最后金声教授讲述了我国航天工程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和积极鼓励学生在未来投身我国航天事业。
内蒙古科技馆以“科普万里行,助力乡村振兴 ”全区科普大篷车联合行动鄂尔多斯站为契机,进行鄂尔多斯流动科普设施交流座谈,对于鄂尔多斯市部分科普大篷车的实际运行情况和存在相关问题调研和了解,对于活动次数不足、信息上报不及时等问题进行了反馈和督导。通过这次座谈,省科技馆与基层单位会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将科普工作做得更好。



